廣成子得了“誅仙劍”。
赤精子拿了“戮仙劍”。
玉鼎真人帶走“陷仙劍”。
道行天尊持“絕仙劍”。
這四柄劍自封神之戰(zhàn)后,一直由他們各自保管鎮(zhèn)壓。
當然,通天教主只需一個念頭便可將其收回。
可這些年來,四劍從未有異動。
這也成了封神之后,通天教主與闡教之間的一種默契。
然而如今,元始天尊突然下達如此命令。
不由得不讓白鶴童子心生疑慮。
這位童子一邊暗想,這幾日要格外留意東海方向的動靜。
一邊化作一只白鶴,振翅飛出昆侖山。
待白鶴童子離去之后,元始天尊緩緩閉上雙眼。
“通天……”
低聲念了一句,神識已然游離于天地之外。
但很明顯。
無論是圣人本身,還是天庭眾神。
乃至整個三界中那些正在議論通天教主那一劍的大能者們。
誰也無法料到。
通天教主那震撼三界的一劍。
竟只是為了掩蓋他新收的小弟子的真實來處。
三日后,碧游宮中。
對許凌淵而言。
他并不知道,因通天教主的那一劍,三界之中已有無數(shù)大神通者心起波瀾。
事實上,正處在深度入定中的他,甚至不知道那一劍的存在。
畢竟,那是圣人親自斬出的一劍。
若不想打擾他的修行,他又怎會察覺絲毫異樣?
三日過去,他逐漸從定中醒來。
細細感知體內(nèi)變化。
“直接踏入天仙境界了嗎……”
借助內(nèi)視之法,以及通天教主傳授的諸多手段。
他隱約看到自己頭頂顯化的那枚虛幻道果。
心中不由泛起一絲感慨。
無漏道果,天仙之證。
不過短短三日光景。
許凌淵,從一個毫無法力的凡人,一路修行至天仙道果。
這種速度,雖不能說是三界從未有過——畢竟那些遠古先天神靈中,有人出生便是金仙——但若放在如今的三界來看,已是獨一無二的存在。
三界的修行之路艱難萬分。
練氣、化神、返虛、渡劫、地仙、無漏天仙、不滅金仙、太乙真仙、大羅金仙、無量準圣,直至混元圣人。
每一重境界,都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。
每一步突破,都如登天般艱難。
尤其是自從那場“封神量劫”之后。
諸位圣人親自下場爭斗,大戰(zhàn)幾乎將天地崩裂,重演地水火風之混沌。
雖然后來有鴻鈞道祖出面平息紛爭。
但三界中的靈氣卻因此驟減。
所以,如今的大羅金仙、太乙金仙、乃至準圣,早已不再現(xiàn)身于世。大多隱居道場,閉關(guān)苦修。
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,金仙便已是三界公認的強者。
至于天仙,在人間已可逍遙自在。
更令人驚異的是,按原本的天地規(guī)則,地仙若要在凡間成道,必經(jīng)天劫方可晉升天仙。
但在許凌淵身上,這一切卻不適用。
他所處之地,乃是碧游宮——圣人道場!
只要圣人心念一動,天劫便可徹底抹去。
“九轉(zhuǎn)金丹能助你初入天仙之境,但法力的運用、神通的掌握與對天地的感悟,仍需你自己摸索。”
此時,通天教主的聲音在許凌淵耳邊響起。
“你且去‘翦云殿’靜修,穩(wěn)固法力?!?/p>
說話之間,他也抬手指向了許凌淵。
“此后,每七日來聽我講道一次?!?/p>
通天教主言語溫和,并無傳聞中那位殺伐果斷圣人的冷酷之意。
事實上,他對弟子一向如慈父般和善。
否則,昔日也不會有萬仙來朝的盛況。
更何況,他察覺到許凌淵的存在,竟為截教的氣運增添了一絲“未知”的可能。
于是,這位圣人對他更是極為重視。
“每七日……來聽道一次?”
聽到這話,許凌淵一時語塞,不知該如何回應。
畢竟,通天教主所傳授的知識,已不僅僅是修行之道,還包含了整個三界的奧秘。
上古時期,圣人講道的情形也被記錄在案。
即便是以愛護弟子著稱的通天教主,當年也是五百年才講一次道。
至于重視禮教與圣人威儀的闡教,更是要等上三千年才會開講。
每一次圣人講道,都是名副其實的三界盛事,無數(shù)修士云集,共赴盛會。
而現(xiàn)在呢?
通天教主竟然讓他每七天就來聽道一次。
就算要特別照顧,也不至于如此頻繁吧?簡直像是專門為他一人開了個灶臺,還讓他長期住下來了!
不過心中雖有驚訝與感慨。
許凌淵的動作卻毫不遲疑,立刻向通天教主深施一禮:“多謝老師,弟子必當勤勉修行,將來為我截教增光添彩!”
雖說當初拜師時,他內(nèi)心未必全然純粹。
但經(jīng)歷了這樣堪稱破格的待遇。
他對通天教主自然心存感激。
所以此時這一聲“老師”,完全是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稱呼。
這個截教小師弟的身份,他是認下了!
“嗯,你去吧?!?/p>
通天教主聽了,微微點頭,面露滿意之色。
隨即,許凌淵按照通天教主的安排,前往碧游宮深處。
作為圣人的道場,碧游宮內(nèi)自有非凡氣象。
其中偏殿多達三百六十五座,正好應和周天星辰之數(shù)。
每一座都可稱得上是頂級靈地道場。
許凌淵駕云而至的翦云殿,便是其中之一。
殿內(nèi)布置雅致,處處可見道文符印,香爐中燃著道香,蒲團靜靜安放。
但他進入殿中后,并未第一時間打坐修煉,也未嘗試運用神通法力。
雖然他對如今的修為確實感到興奮。
畢竟他已經(jīng)真正成仙,而且還是天仙境界!
放在前世,那就是活生生的“神仙”!
可相比之下,他更清楚眼下有一件更為要緊的事情。
那便是——
“這東西,竟然也跟著我過來了?!?/p>
他在殿中核心位置點燃熏香,盤膝坐在蒲團上,開始內(nèi)視己身。
許凌淵心中低語,神色復雜。
其實早在脫離深度入定狀態(tài)之后,他就已經(jīng)察覺到了。
自己的眉心祖竅之中,存在著一枚虛幻的寶珠!
這枚寶珠整體呈灰暗之色,但灰中又似有淡淡的七彩光芒流轉(zhuǎn)。
它并非實物,而是虛幻如煙,顯然早已與他的魂魄徹底融合。
對這枚灰色珠子,許凌淵無比熟悉。
正是他穿越前,在舊貨市場淘來的那一顆!
而如今看來,這東西絕非尋常之物。
從當前情況來看,就連通天教主這樣的圣人,似乎都沒有察覺它的存在。
那東西極有可能正是導致他穿越的根源。
“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是什么來頭!”
但此時的許凌淵卻顯得信心十足。
一來背后有通天教主撐腰,二來又身處碧游宮中。
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將神識探入那枚虛幻寶珠之內(nèi)。
緊接著——
“嗡!”
無數(shù)難以想象的信息瞬間涌入腦海。
若不是他已經(jīng)達到天仙之境,具備一定的道行。
這股龐大的信息量,足以讓一個凡人當場精神崩潰。
下一刻,
許凌淵猛然察覺周圍景象驟然變化。
幾乎是在眨眼之間,他就來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地方。
四周彌漫著灰蒙蒙的霧氣,仿佛能吞噬一切。
這里沒有空間的界限,也沒有時間的流轉(zhuǎn)。
天地間的靈氣、萬千變化,乃至所謂的天道法則,全都蕩然無存。
而腦海中那一團龐雜無比的信息,也讓他很快明白了自己身在何處。
此地名為“混沌”。
乃天地未開、萬物未判之初的所在。
至于他體內(nèi)那枚珠子,則是……
“混沌靈寶,三界至高之物。”
“內(nèi)藏大千世界的……【混沌珠】!”
相傳,在三界之中,曾有四件舉世罕見的神物,被稱作“混沌靈寶”。
顧名思義,它們誕生于天地未分之時,乃是世間最為古老的存在。
這四件混沌靈寶分別是“開天斧”、“混沌青蓮”、“造化玉碟”與“混沌珠”。
生機盎然的混沌青蓮,孕育了盤古大神與傳說中的三千神魔。
威力無窮的開天斧,助盤古劈開天地。
玄奧難測的造化玉碟,被道祖鴻鈞所得。
它使得鴻鈞成為萬圣之師、眾道之宗。
唯獨最后一件【混沌珠】,自天地開辟以來便下落不明。
若非當年鴻鈞講道時偶然提及,恐怕世人早已遺忘它的存在。
據(jù)鴻鈞所言,混沌珠正是四大混沌靈寶中蘊含造化最深的一件。
據(jù)說其中藏著一方真正的大千世界。
所謂“內(nèi)蘊天地,包羅萬象”,便是形容它的神異之處。
因此,三界之中那些遠古的大能者,曾私下流傳一種猜測。
正因為混沌珠的造化太過強大,才不為天地所容。
連其內(nèi)部的世界也無法完整成型。
最終,在三界誕生之后,就被天道徹底抹去。
然而現(xiàn)在看來,這種說法并不準確。
混沌珠如今已在許凌淵手中。
這東西是否與他穿越有關(guān),尚無頭緒。
但他清楚一件事——混沌珠已與其靈魂相連,徹底認主。
他可以清晰感知到混沌珠的每一絲變化。
“果然,這件至寶尚未孕育完全?!?/p>
確認混沌之力對自己無害后,
許凌淵心有所動,望向不遠處的一處虛空。
那片混沌之中,灰蒙模糊,仿佛什么都不存在。
可他卻能感應到一個巨大卻又縹緲的存在。
那是世界初生的模樣。
由于混沌之氣彌漫不斷,不斷侵蝕萬物回歸混沌,
這片即將成型的世界,最終也只能停留在雛形階段。
“混沌珠中的大千世界未曾演化完成,只達到了‘世界雛形’的地步?!?/p>
“若想真正圓滿,則需要兩樣東西——氣運與功德?!?/p>
借助混沌珠認主傳遞的信息,他明白了其中關(guān)鍵。
珠內(nèi)世界幾乎就是三界的翻版。
但三界是如何誕生的?
是盤古大神舍身開天,再以開天神斧和三千混沌神魔的精華,才得以成就。
而混沌珠中,沒有盤古,也沒有神斧。
唯一的方式,只能靠時間慢慢演化。
哪怕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歲月,
這個世界依舊只是個虛幻的輪廓。
唯有注入真正的天地本源之力,
才能讓它真正成長、穩(wěn)固、完整。
“我剛拜入截教,分得了截教氣運……”
“混沌珠正是因感應到這股氣運,才選擇覺醒?!?/p>
“這便是我的機緣所在!”
理清這些之后,
許凌淵已然明白。
倘若穿越者都有所謂的金手指,
那這混沌靈寶,必然是為他準備的外掛!
只要獲取足夠的氣運與功德,
推動混沌珠演化至圓滿狀態(tài),
便等于擁有一方大千世界的資源作為依靠。
“去!”
心念一動,許凌淵雙手掐訣。
一聲輕喝出口,
體內(nèi)法力瞬間涌動。
隨即,冥冥中的氣運之力,
直奔混沌深處的“世界雛形”而去!
這些氣運,是他身為截教弟子所獲得的截教氣運。
更因他是通天教主親傳弟 子的緣故,所得遠超常人。
他得到的氣運,數(shù)量頗為可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