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。
楊杰臉色難看,一句話都不想跟王風說。
其他戰(zhàn)士也被王風揍過,自然也沒一個好臉色。
王風倒是大大咧咧地站到隊伍最前頭,直接把楊杰給擋住了。
“你個新兵,給我站到最后去?!?/p>
楊杰冷冷地下令。
這不是打架斗毆的時候,這是戰(zhàn)場。
王風明白規(guī)矩,命令必須服從。
哪怕楊杰只是個排長,他也得聽。
否則就是抗命,那是要被處分的。
他沒多話,直接走到隊尾站好,不想給楊杰抓把柄。
新一團的槍支是有統(tǒng)一管理制度的,戰(zhàn)斗前必須上交重新分配。
特別是在槍支緊張的當下,所有槍支都由團長親自調(diào)配。
楊杰帶著一排分到了不少槍支,看來這次李云龍是真下了狠心,幾乎把團里所有的槍支都劃給了第一營,只留下一小部分守新一團的根據(jù)地。
幾個戰(zhàn)士圍上來,開始分配武器。
前面的兄弟一人一把,輪到隊尾的王風時,負責分槍的戰(zhàn)士攤了攤手,笑嘻嘻地說:“不好意思,沒了?!?/p>
王風皺眉,攔住走過來的楊杰,“排長,我為什么沒有槍?”
楊杰冷笑道:“你才來幾天?新兵蛋子,還不夠格配槍?!?/p>
“你公報私仇!”
“別廢話,不是挺能耐嗎?有本事你自己去鬼子手里搶。”
王風沒說話,靜靜看著楊杰從隊尾走向隊前。
他心里明白,楊杰雖對他有意見,但不是那種背后使絆子的人。
這事恐怕是上面的意思,八成是李云龍有意安排,想讓他先見見血,再動槍。
換個角度看,這或許是一種另類的照拂。
可他王風是什么人?
嘴上不吭聲,心里早已打定主意。
沒槍又如何?
他有的是辦法。
隊伍悄然向小莊伏擊點移動時,楊杰悄悄湊到營長張大彪身邊:“營長,我按你說的辦了?!?/p>
張大彪點頭一笑:“那小子有沒有鬧脾氣?”
“沒鬧,挺老實的。但我還是有點想不明白,既然讓他上戰(zhàn)場,又有富余的槍,為什么不給他一把?”
張大彪一瞪眼:“怎么著?你還心疼了?”
“哎,咱可不耍陰的,這種事我不干。”
楊杰撇嘴道。
張大彪笑了笑,臉色突然沉下來:“這是團長的意思。團長挺看重這小子,沒給他槍就是怕他吃虧。等會一開打,你得盯緊點。要是他出了事,我唯你是問?!?/p>
楊杰郁悶地轉(zhuǎn)身往隊伍走去,心里一陣窩火。
這哪是新兵?這是祖宗!
以前還能敲打敲打,現(xiàn)在倒好,戰(zhàn)場還得給他當保鏢。
他忍不住嘆氣,這日子,真是沒法過了。
部隊抵達小莊附近的山溝伏擊點時,楊杰盡管心里不舒服,但為了完成張大彪交代的任務,還是把王風帶在了身邊。
戰(zhàn)士們開始做伏擊前的隱蔽工作,新一團的老兵動作熟練,從四周搬來樹枝樹葉,有的蓋在頭上,有的纏在腰間,盡量讓自己融入環(huán)境,提升伏擊的隱蔽性。
楊杰瞥了王風一眼,沒想到這小子動作竟然比老兵還快,挑的偽裝材料顏色也合適,眨眼的功夫,其他人還在忙活,他已經(jīng)偽裝完成,幾乎與地形融為一體。
“別瞎折騰了?!?/p>
楊杰低聲說道,“你又沒有槍,等打起來,就老老實實趴著,不許亂動,頭上這些玩意兒也沒啥用,不如扔了輕松點?!?/p>
王風沒應聲,只是趴在戰(zhàn)壕邊沿,一動不動。
他看著腳下這些新一團戰(zhàn)士挖的戰(zhàn)壕,心里直搖頭。
土太松,掩體不夠結實,位置又多巖石,挖得不夠深。
再加上行軍匆忙,臨時掩體肯定來不及修。
結合李云龍的作戰(zhàn)風格,他心里有數(shù),這一仗雖然贏定了,但傷亡恐怕不會小。
他忍不住嘆氣,這個年代的軍人,軍事素養(yǎng)確實差得太遠。
很多時候靠的是熱血和拼命,硬仗是打了,但背后是無數(shù)鮮血換來的代價。
周圍空氣忽然緊張起來,王風眼神一凝,遠處果然出現(xiàn)了一隊日軍。
還沒等他看清,楊杰的大手就按住了他的頭。
“我靠……”
王風心里一陣火大,這時候還來管老子,真多事。
戰(zhàn)斗來得突然,第一聲槍響響起時,王風耳邊也響起了熟悉的吼聲:“打!狠狠地打這群狗娘養(yǎng)的!”
于是,在這個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小莊,一場規(guī)模雖小卻依舊承載著抗戰(zhàn)力量的戰(zhàn)斗,就這樣爆發(fā)了。
王風對槍炮聲并不陌生。
前世身為軍人,對各種武器聲音都有種近乎本能的熟悉。
只要聽過一次,他就能記住,下次再響起,他立刻能辨認出是什么武器在響。
新一團的裝備實在寒酸。
王風剛恢復意識時,這支部隊窮得連槍都湊不齊。
全團輕機槍不到十挺,重機槍壓根沒有,更別提迫擊炮或擲彈筒。
就連步槍,也全是總部自產(chǎn)的漢陽造和老套筒,而且多數(shù)膛線都快磨光了。
這種破槍,打起來槍栓都可能卡殼,數(shù)量還少得可憐,全團兩人合用一條槍都做不到。
這次李云龍把新一團的全部家當都帶來了。
槍聲一響,全團能勉強用的幾挺仿捷克式輕機槍齊齊開火。
可惜這種稍顯密集的火力,只維持了幾秒就迅速減弱。
緊接著是手榴彈的爆炸聲,王風一聽就知道,這火力是新一團一營發(fā)起突襲時扔出去的。
因為火力實在太過稀薄。
日軍的反擊來得迅猛。
哪怕是在新一團偷襲的情況下,敵人的反應依舊快得驚人。
躲在戰(zhàn)壕里的王風,還在感嘆自家火力單薄,外面的世界瞬間就沸騰起來。
火舌四起,爆炸聲接連不斷。
這種戰(zhàn)場的喧囂,王風并不陌生,但前后反差實在太大。
這種感覺讓王風意識到一個問題:新一團一個營對上日軍兩個小隊,兵力對比大概是三比一,但從火力來看,日軍兩個小隊幾乎打出了一個團的火力壓制。
相比之下,新一團的火力反而顯得弱得可憐,完全不成比例。
戰(zhàn)斗激烈程度遠超李云龍預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