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不知過了多少“劫數(shù)”,一道青影踏“道”而來。
是太上老君,額間印著太極紋,袖中藏著先天八卦爐,爐里飄出的不是丹香,
是“一氣化三清”的虛影,那是道的根本,是“道生一”的“一”。
他看著空有天地卻無秩序的世界,指尖掐訣,口中念道:
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盤古道友開天,吾當(dāng)承道創(chuàng)世。”
話音落,他抬手拂過八卦爐,爐中飛出一縷先天之氣。
那氣在空中分化,先成陰陽二儀,再化四象(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),
四象又生八卦,八卦轉(zhuǎn)動間,天地間游蕩的混沌余氣被盡數(shù)吸來,在八卦陣中煉化:
陽氣動則為火,陰氣動則為水,水火相濟(jì)生土,土中生木,木燃生金
只見五行既成,地上便冒出第一叢草,第一棵樹;
八卦陣中再飄出“靈”,附在土石上,成了走獸,附在風(fēng)里,成了飛鳥,附在水里,成了游魚。
生靈既生,老君又取先天一氣,在天地間劃三道界限:
清氣之巔為天界,承“道”之秩序,供仙神修行;
濁氣之基為地界,載五行生靈,任萬物繁衍;
地界之下為冥界,掌輪回之權(quán),定生死之限
三界依“道”而立,天規(guī)地律如蛛絲般纏滿天地,連日月輪轉(zhuǎn)都合著八卦的節(jié)奏。
忙完這些,老君才感應(yīng)到東方海域的那縷混沌本源。
他踏云而至,看著懸浮的靈核,輕嘆:
“你是‘道’未分時的遺澤,比天地更早,留在虛空恐遭‘劫’?!?/p>
他目光掃過下方的島嶼,落在山巔一塊青黑巨石上
那是盤古脊椎所化,含著開天的“道”,最能護(hù)你。
老君將靈核按進(jìn)石中,巨石瞬間泛起金紋,又很快隱去,只留九竅八孔,暗合八卦。
“此山依海而生,便叫花果山。
你且在此,承天地之‘道’,待醒時,再見這人間?!?/p>
老君說完,化作一縷清氣離去,只留那花果山巔的巨石
在陰陽輪轉(zhuǎn)、四象交替中,靜靜凝著天地靈氣。
花果山的石,不知凝了多少“道”的滋養(yǎng)。
它立在山巔,看五行生克,看生靈繁衍,看海水漲了又退,看草木枯了又榮
沒有“年”的計數(shù),只憑石上青苔厚了又薄,便知歲月在依“道”流轉(zhuǎn)。
每日晨光剛觸到石面,石內(nèi)便會泛起一層暖光;
每夜月華纏上石身,石中的靈核便會微顫,像在呼應(yīng)這天地的節(jié)奏。
可這日卻不同。
天上的四象忽然亂了,青龍?zhí)撚霸谠茖永锉P旋,
白虎低吼震得山巖發(fā)顫,烏云裹著雷電,像要把天地又揉回混沌。
一道紫色閃電劈向山巔,正好落在巨石之上
石面“咔嚓”裂了道縫,緊接著,裂縫如蛛網(wǎng)般蔓延,最后“轟隆”一聲
巨石炸開!一枚圓滾滾的石卵掉在草上,沾了些晨露。
石卵剛落地,又一道閃電劈來。卵殼裂開,里頭蹦出個毛乎乎的小家伙
渾身是淺金色絨毛,臉盤圓圓的,一雙眼睛亮得像含著陰陽二儀的光。
他剛落地時還晃了晃,隨即就穩(wěn)住腳,跌跌撞撞地爬,小爪子扒拉著草葉,
又湊到溪邊,看了看水里自己的影子,歪了歪頭。
不知怎的,他忽然轉(zhuǎn)身,對著東南西北四方各拜了一拜
拜的不是天地,是藏在虛空里的“道”。
拜完那刻,他雙眼猛地一睜,兩道金光射穿烏云,直沖天界,
連兜率宮的八卦爐都顫了顫。
老君正坐在爐邊,指尖捻著一粒金丹,感應(yīng)到那股混沌本源的“道”,
他睜開眼,望向東方,眼底閃過一絲了然:
“道未分時的遺核,終歸醒了?!?/p>
花果山巔,那只無名石猴還不懂自己的來歷。
他追著蝴蝶跑,學(xué)著小鳥叫,又蹲在溪邊,伸手拍了拍水面,
濺起的水花落在臉上,他咧開嘴,發(fā)出清脆的笑聲。
遠(yuǎn)處的猴群發(fā)現(xiàn)了他,圍過來嘰嘰喳喳,他也跟著叫,
然后跟著一只老猴,跌跌撞撞地朝山林深處跑去,身影融進(jìn)翠綠的草木里。
沒人知道,這只剛出世的石猴,他的本源,
是比“道生一”更早的混沌靈韻,
是連開天的盤古、創(chuàng)世的老君,都要稱一聲“古老”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