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九陽神功》乃天下至陽至剛之道的巔峰,內力自生速度奇快且無窮無盡,不僅為他鑄就了渾厚無匹的根基,更賦予了身體超乎想象的恢復力與百毒難侵的強韌體魄。
《葵花點穴手》則走的是精微玄奧的路子,對內力操控要求達到如臂使指、分毫不差的境地。
其療傷篇精擅疏通淤堵經脈、修復陳年暗傷;點穴篇更是集攻防、控制于一體的神技,妙用無窮。附帶的針灸醫(yī)術,亦非等閑。
而《凌波微步》,則是一門將內力運轉與身法結合到極致的輕身絕技,步法依循易經八卦,玄奧莫測。更妙的是,日常行走間按此步法運轉內力,竟能緩緩積蓄內息,生生不息。
三者相輔相成,彼此增益,修煉時竟產生了奇妙的共鳴,其效果之卓著,遠非單獨修煉任何一門可比。
兩年光陰,如白駒過隙。
賈璉日夜不輟,寒暑無阻,以水滴石穿之功,終將一身修為推至小成之境,與初來時判若云泥。
《九陽神功》:已穩(wěn)固突破至第二層境界。
丹田之中,九陽真氣澎湃如長江大河,奔流于奇經八脈之間,周天運轉圓融無礙。
舉手投足間,氣力沛然倍增,五感之敏銳(目力、耳力等)遠超常人范疇。尋常酒色之毒、風寒邪氣甫一入體,便會被至陽內力自行化去,難以造成實質侵害。
《葵花點穴手》:點穴篇已臻大成之境。指力凝練精純,收發(fā)由心,最顯著之能便是“隔空點穴”!
一丈三尺(約合4米)之內,指風所至,認穴之準宛若親點,無聲無息間便可制敵于無形。
若距離更近,威力與精準度則倍增。療傷篇亦已掌握精髓,配合針灸醫(yī)術,尋常內外傷勢已可自行調理修復,效驗顯著。
《凌波微步》:練至“融會貫通”之境。身形飄忽靈動,動如鬼魅,于方寸之地輾轉騰挪迅捷無倫,全力施展時更能做到踏雪無痕、點水借力(短暫“水上漂”)。
步履之間暗合八卦易理玄機,尋常武夫莫說傷他,便是想摸到他的衣角也難如登天。用于長途奔襲,內力悠長,耐力更是驚人。
賈璉緩緩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,眼底深處掠過一絲銳利如刀鋒般的精芒,隨即又被慣常的平靜掩蓋。
他看似隨意地活動了一下修長的手指,指尖仿佛有微不可察的暖流縈繞,那是精純內力流轉的跡象。
這雕欄玉砌的深宅大院,表面富貴風流,歌舞升平,但未來卻是步步驚心,殺機暗藏。
不過他有了這一身足以傲視凡俗的本事傍身,終于不再是他人砧板上待宰的魚肉,初步擁有了在這漩渦中立足、甚至破局的底氣。
“王熙鳳……”
賈璉的唇齒間無聲地碾過這個名字。
原著里那位潑辣精明、手段狠厲的璉二奶奶,如今已是他成婚兩年的妻子。
這兩年,他不動聲色,憑借現(xiàn)代人的心智和逐漸顯露的手段,以及這身悄然練就的武功底牌,早已不是那個任她揉捏的紈绔。
如今的鳳姐,在外雖依舊八面玲瓏、威風不減,但在他面前,那份潑辣狠厲已被悄然約束,懂得了收斂鋒芒。
畢竟這兩年日日夜夜的調教,可沒有白折騰。
賈璉嘴角勾起一抹極淡、難以捉摸的弧度,那弧度里帶著一絲掌控的從容,也帶著一絲洞悉世情的了然。
他抬手,姿態(tài)閑適地整理了一下身上云錦常服的衣襟袖口,那份屬于現(xiàn)代靈魂的疏離與洞徹被深深斂入眼底,屬于榮國府璉二爺?shù)?、帶著幾分慵懶的世家貴氣重新浮現(xiàn)在周身。
“該去用膳了?!彼哉Z道,聲音平靜無波。
推開門,迎著午后稍顯熾烈的陽光,步履沉穩(wěn)地走向那充滿了人間煙火氣的“家”。
那步伐,堅實有力,落地無聲,與兩年前那個腳步虛浮、眼神飄忽的紈绔子弟,早已是判若兩人。
門外廊下侍立著的小丫鬟正低頭候著,忽覺光影微動,抬頭便見璉二爺走了出來。
陽光落在他挺拔的身姿上,勾勒出清晰的輪廓,小丫鬟只覺得今日的二爺格外的……精神!
那通身的氣派沉穩(wěn)內斂,眼神掃過時,竟隱隱讓她心頭一跳,生出幾分不敢直視的敬畏感。
她慌忙低下頭,心口兀自砰砰直跳,暗自納悶。
二爺這兩年……好像真的變了許多,說不清道不明,就是讓人……不敢小覷了。
陽光穿過庭院,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駁的光影。
賈璉步履沉穩(wěn),不疾不徐地穿過幾道垂花門,向著東邊他與王熙鳳居住的小院走去。路上那些廊下侍立的小丫鬟們看到賈璉,紛紛微紅著臉垂首問安。
那院子雖在榮府內,卻因著賈璉夫婦的身份,自成格局,頗為精致。
剛踏入院門,便嗅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飯菜香氣,混雜著庭院里新開茉莉的清甜。
正房的門簾一挑,平兒已笑盈盈地迎了出來:“二爺回來了,奶奶正等著您呢。”
賈璉頷首,步入正房。只見臨窗的紫檀木圓桌旁,王熙鳳正斜倚在椅背上,手里把玩著一柄小巧的團扇。
她見賈璉進來,那雙顧盼神飛的丹鳳眼便掃了過來,眼波流轉間,既有精明潑辣,也帶著一絲慵懶的嫵媚。
她今日穿了件縷金百蝶穿花的云緞襖,外罩一件石榴紅遍地金的比甲,下配同色系的馬面裙,梳著高髻,插著一支赤金點翠的步搖,并幾朵新鮮的玉簪花。
當真是粉面含春威不露,丹唇未啟笑先聞。兩年時光,褪去了她少女時的幾分青澀,更添了當家奶奶的明艷與氣勢,如同盛放的牡丹,灼灼其華,令人不敢逼視。
饒是賈璉心志堅定,見慣了現(xiàn)代各種美人,也不得不承認,曹公筆下的“恍若神妃仙子”,并非虛言。
“可算舍得回來了?”
王熙鳳放下團扇,唇角微勾,似笑非笑,聲音清脆如珠落玉盤。
“我還道二爺在外頭樂不思蜀,忘了家里這粗茶淡飯呢?!?/p>